为积极应对产品碳足迹的国际贸易政策、市场准入规则以及跨国公司将产品碳足迹纳入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要求,我国现阶段制定的主要产品碳足迹政策和标准梳理如下(包括但不限于):
一、产品碳足迹相关政策
1、《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
摘要: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指出,要加快提升我国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促进相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引导绿色低碳消费,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摘要:2024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 15 个部门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7年,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制定发布与国际接轨的国家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通则标准将为指导编制具体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提供依据。
《方案》还明确,下一步的工作的主要之一是制定出台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到2027年制定出台1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到2030年制定出台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优先聚焦电力、煤炭、天然气、燃油、钢铁、电解铝、水泥、化肥、氢、石灰、玻璃、乙烯、合成氨、电石、甲醇、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和电子电器等重点产品。
3、《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 年)》
摘要:2024年6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提出“适时将产品碳足迹相关要求纳入政府采购需求标准”。
4、《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工作指引》
摘要:2024年12月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工作指引》首先,明确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路线与技术要求。内容包括明确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路线,统一碳足迹核算标准文本、核算边界、活动数据获取和因子数据质量要求,加强碳足迹核算数据质量管控工作等内容。
其次,协调各类碳足迹核算标准协同发力。包括稳步推进碳足迹国家标准制定,明确碳足迹行业标准制定重点,规范碳足迹地方标准,探索制定新兴领域碳足迹团体标准,鼓励链主企业研制碳足迹企业标准,定期开展碳足迹核算标准的后评估工作。
第三,促进碳足迹核算标准有序衔接和实施应用。包括完善碳足迹核算标准协调机制,加强碳足迹行业标准跨部门协调,完善碳足迹团体标准评价采信机制,促进碳足迹核算标准有效应用,加强碳足迹核算标准宣贯培训。
最后,加强碳足迹核算标准国际交流衔接。包括加强国内外碳足迹标准协调衔接,积极参与碳足迹国际标准制定,推动碳足迹标准国际交流合作。
4、《关于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的通知》
摘要:2024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的通知》优先聚焦市场需求迫切、外贸压力严峻、减排贡献突出、数据收集完整、产业链供应链带动明显的锂电池、光伏产品、钢铁、纺织品、电子电器、轮胎、水泥、电解铝、尿素、磷铵、木制品等产品。
试点产品所在区域的产业规模或销量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产业链完整度好,区域内或省内能够覆盖全产业链的85%以上,原材料、运输、生产加工、分销、回收处置等配套企业合计70家以上,形成国内领先的产业链优势,具备较好的产品碳足迹数据基础,能够提供较为完整、准确、可靠且覆盖全产业链的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
5、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
6、《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认证目录(第一批)》
7、《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试行)》
摘要:2025年3月,国家认监委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试行)》。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是指以产品碳足迹量化为基础,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碳足迹量化及产品一致性符合认证依据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并能够实现持续的自主温室气体减排和/或清除增加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
内容包括: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企业保证能力要求、产品碳足迹核查指南、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基本内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编号规则。
8、《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
摘要:2025 年2 月,生态环境部牵头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提出“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和信息披露相关标准,引导和支持企业披露产品层面碳排放信息”。
9、《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
摘要:财政部等部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统筹推进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规范企业温室气体等可持续信息披露。
10、《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
摘要:中国证监会指导沪深北证券交易所编制印发《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鼓励企业自愿披露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在产品碳足迹核算中的应用,持续提升上市公司碳排放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可比性,积极营造降低产品碳足迹的政策环境。
11、《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
摘要: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按照急用先行原则,优先聚焦钢铁、电解铝、水泥、化肥、氢、石灰、玻璃、乙烯、合成氨、电石、甲醇、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和电子电器等重点产品,以及其他减排贡献突出、市场需求迫切、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的工业产品,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积极推进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等标准研制。
二、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
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用于指导分析产品生命周期内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清除量等相关数据和信息,规范产品碳足迹核算范围、功能单位、系统边界、核算方法、数据质量要求和溯源性要求等。
1、GB/T24067-2024《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
2024年9月,GB/T24067-2024《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发布。该标准是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规定了产品碳足迹的研究范围、应用、原则和量化方法等,填补了国内产品碳足迹核算通用标准的空白。
2、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一批)
3、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二批)
三、产品碳足迹因子和数据库
1、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
2、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建设
2025年1月,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第一版正式上线,作为该因子库建设关键模块“产品碳足迹因子模块”已完成出版设计,其中电子电气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已纳入6000余条碳足迹背景数据。
文章来源:碳中和学姐